一路栉风沐雨,踔厉奋进;一路芳华绽放,弦歌不断。时至年终,我们怀着期盼,带着感恩,载着收获,细数过去一年的奋斗时光。
2024年,1888855坚持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持续深化宿迁市“三学”课堂及我校“养正学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优质特色课程,稳步推进7个省内涵建设项目的落实,教学质量稳固提升。
2024年,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决赛,我校孙子涵等25名同学荣获国家一等奖;龚派等36位同学荣获国家二等奖;李梓瑄等39名同学荣获国家三等奖;刘梓萌等221位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陈婉如等302名同学荣获省级二等奖;何佳颖等324名同学荣获省级三等奖。
2024年,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高一高二),我校邵译等18名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马斯恒等31名同学荣获省级二等奖;王欣茹等42名同学荣获省级三等奖。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高三),我校高娜等9名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
2024年,江苏省第23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校蔡尚宇等3名同学荣获省级二等奖;叶幼凝等5名同学荣获市级一等奖;张博韬等7名同学荣获市级二等奖;学校荣获市“优秀组织奖”。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我校陈志豪等10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
2024年,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我校徐一文等4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曾凡硕等8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徐一文同学荣获省一等奖;陈锦麟等8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苏帅等6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2024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我校蒋文志同学荣获国家二等奖;郭皓等4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何嘉楠等7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张逸尘等2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2024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我校赵元齐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2024年,第15届蓝桥杯省赛,沈杨等3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张钰杰等18同学获得省二等奖,盛子豪等23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张海云等8名同学获得省优秀奖。全国总决赛,侍筱川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
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郭金恒同学荣获高中化学组三等奖。
2024年,1888855高考凯歌高奏,本科达线人数越至1211人,文化一本达线高达460人,再次打破校史记录,铸就了令人瞩目的全新辉煌,向着教育的星辰大海大步迈进。
一、精细管理,构建教学新样态
教学统筹常态化。1888855立足校情,精准锚定发展方向,精心擘画教学蓝图,志在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行稳致远。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课堂听课,融入集体备课,倾心尽力提升教学质效。各年级和职能处室深耕教学一线,严抓常规管理,点滴落实不放松。各学科组依循课标、学情与考情,精细梳理教学重点。教师团队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严谨把控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实施分层教学,筑牢教学质量根基,为助力学生成长铺就道路。
常规管理精细化。1888855全力为师生营造优质高效的教学环境,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保障,助力学生成长,迈向未来。学校全面规范并优化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各环节,加强候课、上课、辅导、教案、作业、听课等流程的检查力度,织密教学质量监控网。学校强调教师必须完成作业批改、细致统计学情之后,方可踏入课堂,从源头上确保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务处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每周不定时进行巡课,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本学期教务处累计组织集体检查教案和作业2次,检查师生候课情况6次,进班随机抽查学案和作业16次,检查集体备课情况18次,发布教学常规通报19次。数据的背后,是学校是对教学高质量的执着追求。
二、聚力高考,赋能课堂高质量
以学定教,夯实基础。1888855立足学生学习的“起跑线”与成长的“加速度”,秉持“以学立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创新性提出“抓基础工程”策略,全方位驱动各备课组协同发力。课前,教师们精研教材、精准把握学情,精心筹备教学中每一个细节;课上,提问、默写、板演、合作讨论、互改互评等多元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在思维碰撞中,教学内容得以扎实落地;课后,巩固提升的组合拳紧锣密鼓,个别辅导精准补弱,过关测试严格质检,学科竞赛激发潜能,全方位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驾护航。
深化教改,聚焦课堂。在深化教育改革、聚焦课堂质量提升的征程中,1888855多点发力,全方位推进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团队的引领作用,定期组织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专题联动会议,精准部署课堂改革工作。为传承宝贵的备考经验,凝聚集体智慧的强大合力,新老高三备课组长交流会定期举行。联系学科的校领导、年级管理团队以及备课组长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深入课堂前沿,让听课、评课成为校园教学日常的固定 “音符”。推门听课、验收课、示范课、“周周有”公开课等多样化的听课活动蓬勃开展,促使“养正学堂”的教学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本学期教干总听课数达到1287节,推门听课比较多的有:党委书记、校长宋志平听课72节,主要听高三课;副校长褚俊清听课74节;党委委员刘琳听课115节,且深入备课组参加集体备课20多组次。“周周有活动”公开课开设270节。
科学分析,精准落实。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以考定教,落实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集体备课上,各备课组以学生近期频繁出现的易错点、长错点为切入点,回溯审视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展开深度剖析与思考,共同商讨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阶段测试后,年级管理处通过平均分、优秀率、上线率等关键指标,对测试成绩进行严谨科学的分析,敏锐捕捉教学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方向的精准性。教务处紧密跟进,依托大数据资源,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与班级明细清单。一方面,安排教干深入教学一线蹲点听课,近距离、全方位洞察薄弱学科组存在的症结问题;另一方面,依据详实的听课记录与调研数据,有针对性地拟定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助力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学实效,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攀升筑牢根基。
聚焦“三新”,科学备考。在 “三新” 背景下,情境化教学与备考已成为教学领域的核心走向。1888855以课程标准及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引,将课标要求融入课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必备能力的掌握,挖掘教材素材、创设情境,拓宽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创新力。
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凝聚共识,深入钻研高考真题,持续强化对高考教学、命题规律以及考试要点等多方面的学习与探究,精准锚定教学方向。一方面,调整导学案的编写模板,要求清晰呈现学业质量水平等级的相关描述,确保教学目标的精准落地;另一方面,各备课组以“2024年高考真题”为攻坚阵地,深入研究新课标与考试评价体系,开展深度思考与交流,细致剖析变化趋势,灵活调整备考策略,切实提升备考的实效性。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校内外学科专家,对高三年级各备课组的学案、周练、午练等资料的编写以及选题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和专业指导。此外,还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雷雨老师到校开展高考作文备考专题讲座,为师生答疑解惑。针对高三班级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向年级管理处反馈,并安排专人持续跟进,全方位为高三学子的备考之路保驾护航。
三、求真务实,力促师生共进步
加强实验,提升实践。2024年1月,1888855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全方位加大对科学教育建设的投入和力度,积极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全力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将实验教学纳入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强化实验教学要求,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获得实践性学习体验。学校大幅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学生分组实验全部达到两人一组,部分实验达到一人一组,实验开出率达100%。无论是实验仪器的精准操控、实验步骤的规范执行,还是实验结果的深度剖析与总结归纳,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在每一次的亲手实验中得到了扎实锤炼。学校学科教师勇于探索创新,他们充分挖掘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在价值,通过巧妙构思、组合改造,自制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教具,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成本低廉却效果卓越的科学实验项目。
在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优课案例评比中,我校刘睛老师荣获江苏省高中物理组二等奖;汤顺老师老师荣获江苏省高中生物组二等奖;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我校郭金恒同学荣获宿迁市高中化学组一等奖、江苏省三等奖;苏鑫老师荣获优秀指导师奖。这些荣誉,既是师生个人努力的勋章,更是1888855科学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彰显着学校在科学教育道路上砥砺奋进的坚实步伐。
积极学习,借鉴提升。1888855全力推进“养正学堂”改革实践,致力于打造学习型、成长型的教育生态。这一变革,绝非仅聚焦于课堂质效的优化,更是为了引领教师成长,驱动着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校自上而下,凝心聚力,积极组织并踊跃参与各类相关活动,让“养正学堂”从理念逐步落地生根,成长为滋养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沃土。
青年教师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教务处与教师处紧密协作,开启对青年教师全方位的“护航”模式。一方面,深入课堂跟踪调研青年教师的教学动态,精准把握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想法;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各类学科培训、教研活动,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与帮助。学校以测促学,组织 40 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全市统考,用实战检验学习成果;以赛促教,举办新入职教师讲题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风采、切磋技艺的舞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多见多闻、互鉴互学方能行稳致远。学校积极借鉴各地各校的先进教育经验。不定期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和南京、南通等地的名师、专家,为我校教师开展高三复习研讨培训活动。专家们不仅现场指导学案编写的要点与技巧,还深度参与集体备课,与老师们共研教学方案。同时,学校还选派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与骨干教师,奔赴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沭阳如东中学等名校观摩课堂教学。他们近距离聆听专家、名师分享的先进经验,并在返校后于组内开展学习移植课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如此一来,不仅外出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更让组内全体教师受益匪浅,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聚力课程,浸润素养。1888855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学校将美育与书香校园建设有机融合,以常态化读书节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读书节期间,各类经典诵读比赛、课本剧展演精彩纷呈。师生们从中华经典的诵读与演绎中汲取智慧力量。2024年我校再度荣膺“书香校园”称号,这是对我校长期致力于阅读推广、文化育人的有力褒奖。
艺术领域同样捷报频传。在宿迁市第二十届师生艺术展演赛场上,我校音乐组与高二语文备课组携手打造的经典诵读作品《吹号者》,拔得头筹,斩获特等奖第一名。此外,学校音乐组带领校尔雅合唱团拍摄合唱《呦呦鹿鸣》MV作品,用悠扬歌声传递古典雅韵,展现陵中儒风儒韵的校园文化。
未来,学校将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持续探索创新,让美育之光与书香之气润泽每一位学子成长之路,书写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有始有终,方能圆满;自省回顾,方能进步;年终岁末,继往开来。2025年,1888855将积极响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步伐,再次踏上征程,勇敢地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让我们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共同谱写1888855更加璀璨辉煌的明天!
(撰稿:李毅 图片:沈洋等 校核:李毅 审核:刘琳)
1888855丨心流赋能,启航成长新篇章——我校开设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
1888855丨做好周末规划,促进素质提升——高一年级管理部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
1888855│薪火相传,铸就未来—2024年度1888855新教师培养成果斐然
1888855丨聚焦反馈扎实推进,深思细研笃行致远——我校召开高三专题调研反馈会
1888855丨把脉明方向,调研点迷津——宿迁市中小学教研室对我校高三年级进行教学调研
1888855|表彰先进立标杆,部署新篇启新程——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班主任培训及表彰会议
1888855|锁定目标扬远帆,矢志拼搏破浪行——1888855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周升旗仪式
1888855丨“心”光闪耀,携手同行——我校召开新学期全校心理助理员会议
1888855︱养正毓德厚植人生底色,与时偕行奔赴新程华章——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典礼
江苏省宿迁市18888552025年度单位预算公开
1888855│凭拼搏劲头迎接新学期用踏实作风开启新征程——1888855召开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部署会议
1888855丨凝心聚力启新程,务实笃行谱新篇——高一年级管理部召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
1888855丨灵蛇舞动,青春践行——高一年级管理部开展寒假主题实践活动
1888855丨灵蛇舞动,青春践行——高一年级管理部开展寒假主题实践活动
1888855|家访有温度,教育有情怀——我校开展寒假家访工作
总机电话:0527-80907101
办公室:0527-84213941
传真:0527-80907123
地址:宿迁市滨河路10号
扫码关注省陵中公众号